“經濟增長和招商引資壓力太大,感覺有點剎不住車,整個人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。”西部地區的一個地級市副市長說。(10月22日《經濟參考報》)
  不得不說,以應付考核指標為目的的“招商引資”實際上是對市場風險的一種誤判,白白浪費了地方的土地資源。有的地方甚至不惜引進高污染項目,充當污染企業“擋箭牌”,結果是引來了資金,卻也招來了污染、破壞了環境,損害了群眾利益的同時還磨折了政府公信力。
  其實,給招商引資定指標,反映出一些地方發展經濟的急迫心情,背後是唯GDP是舉的發展觀念。在這種片面發展觀的指導下,一些地方出現了以經濟數據、經濟指標論英雄的片面政績觀,甚至搞“形象工程”、“政績工程”,結果給地方發展帶來了包袱和隱患,引發了諸多社會矛盾和問題。由此可見,在發展觀上出現盲區,就會在政績觀上陷入誤區,在政績觀上出現偏差,就會在發展觀上偏離正軌。
  事實上,企業才是招商引資的主體,政府真正應該做的工作是宣傳、改善本地投資環境,通過媒體公佈項目,具體應該由企業自由選擇,否則政府就是“不務正業”了。因為這與科學發展觀、轉變政府職能和加強效能建設的要求背道而馳。
  可見,招商引資“逼瘋”官員,都是政府角色的“錯位”惹的禍。政府工作猶如一部複雜的機器,各個部門就像這部機器上的零件,各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。諸多非經濟部門搞招商引資,如同攆鴨子上架,結果事倍功半,甚至可能帶來貪污腐敗的惡果。
  一言以蔽之,新形勢下引資工作重點的轉移,亟待建立更加科學的外資工作評價體系,推動招商引資考核重點是“去GDP化”,從“規模和速度”逐步向“質量與效益”轉變。政府部門也要科學制定考核評價指標,按客觀規律辦事,重實際、求實效,不圖虛名、不務虛功,不脫離實際下指標、不搞勞民傷財的假政績,更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及公平正義為代價求發展。
  文/鄭端端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 (原標題:招商引資“逼瘋”官員,角色錯位惹的禍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c90zcqa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